巴沙鱼的营养价值功效与作用 巴沙鱼的营养价值功效与作用图片
相关巴沙鱼的营养价值功效与作用的扩展: 吃甲鱼有什么好处?
甲鱼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、氨基酸、矿物质、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A、B1、B2等,具有鸡、鹿、牛、猪、鱼5种肉的美味,素有“美食五味肉”之称。 甲鱼的药效作用鳖甲、鳖头、鳖肉、鳖胆、鳖脂、鳖甲胶等所有部位都有药用价值。其主要作用有:滋阴,对肝炎和异常功能亢进有控制作用;滋补,提高血浆蛋白含量,促进造血功能,增强体力;清热,降低异常体温升高,可消散体内肿块等。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甲鱼肉中含有一种抵抗人体血管衰老的重要物质,常食可以降低血胆固醇,对高血压、冠心病患者有益。吃适量甲鱼有利于产妇身体恢复及提高母乳质量。日本科学家实验还证实,甲鱼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和提高机体免疫的功能。甲鱼中含铁质、叶酸等,能旺盛造血功能,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恢复疲劳。 食用甲鱼应注意祖国医学中有记载,食用甲鱼时不能与鸡蛋、兔、猪、鸡、鸭肉以及苋菜等同食,否则无益。还应注意的是,吃甲鱼一定要宰食活的,不能吃死的,因为甲鱼体内含较多的组胺酸,死后极易腐败变质,组胺酸可分解产生有毒的组胺物质,食后会引起中毒。 http://www.szkp.org.cn/display.asp?id=68767 食用价值 在我国很早以前的记载中就有“鳖可补痨伤,壮阳气,大补阴之不足”,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滋补的营养保健品。鳖的营养价值受到世人公认,是水产品之珍品,高档酒宴之佳肴,是深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食品,它不但味道鲜美、高蛋白、低脂肪,而且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滋补珍品。因鳖的种类和生活地区的不同,其营养成分不尽完全一致。据分析,每百克鲜鳖肉含:水分73-83克,蛋白质15.3-17.3克,脂肪0.1-3.5克,碳水化合物1.6-1.49克,灰分0.9-1克,镁3.9毫克,钙1-107毫克,铁1.4-4.3毫克,磷0.54-430毫克,维生素A13-20国际单位,维生素B10.02毫克,维生素B20.037-0.047毫克,尼克酸3.7-7毫克,硫胺素0.62毫克,核黄素0.37毫克,热量288-744千焦耳。鳖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,占75.43%,其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占32.4%,是牛肉的6.54倍,罗非鱼的2.54倍,铁等微量元素是其他食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。 药用价值: 鳖浑身都是宝,鳖的头、甲、骨、肉、卵、胆、脂肪均可入药。《名医别录》中称鳖肉有补中益气之功效。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鳖肉有滋阴补肾,清热消淤,健脾健胃等多种功效,可治虚劳盗汗,阴虚阳亢,腰酸腿疼,久病泄泻,小儿惊痫,妇女闭经、难产等症。《日用本草》认为,鳖血外敷能治面神经,可除中风口渴,虚劳潮热,并可治疗骨结核。鳖血含有动物胶、角蛋白、碘和维生素D等成份,可滋补潜阳、补血、消肿、平肝火,能治疗肝硬化和肝脾肿大,治疗闭经、经漏和小儿尺癫等症。鳖胆可治痔漏。鳖卵可治久痢。鳖头焙干研末,黄酒冲服,可治脱肛。鳖的脂肪可滋阴养阳,治疗白发。现代科学认为,鳖富含维生素A、维生素E、胶原蛋白和多种氨基酸、不饱和脂肪酸、微量元素,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,促进新陈代谢,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,有养颜美容和延缓衰老的作用。 以下人群不宜食用甲鱼: 肝炎患者由于胃黏膜水肿,小肠绒毛变粗变短,胆汁分泌失调等因素,消化吸收机能大大减弱。而甲鱼含有很丰富的蛋白质,病人食后不仅难以吸收,反而会加重肝脏负担,严重时肝细胞还会大量坏死,血清胆红素剧增,血浆浓度升高,诱发肝昏迷。 肠胃功能虚弱、消化不良的人应慎吃。尤其是患有肠胃炎、胃溃疡、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不宜食用。 失眠、孕妇及产后泄泻也不宜食用。
巴沙鱼,一种身价不高,却极具争议的鱼。有人喜欢它方便快捷、廉价,也有人质疑它价格低得不合理,怀疑它不具有鱼类应有的营养价值。
你应该听到过这些说法:
“这种鱼吃了跟没吃一样,毫无营养。”
“又发现了一家用巴沙鱼的黑店,差评!”
“你到底爱不爱你家猫?居然给它吃巴沙鱼……”
“全是科技与狠活,巴沙鱼就是人工假鱼。”
…………
还有一些科普博主说
巴沙鱼会让小孩长不高
真吓人!
巴沙鱼:我好烦
前几天逛超市,我发现鱼和鱼的参差快赶上人和人了:
在同一个冷柜里,200g银鳕鱼卖78元,400g巴沙鱼却只要13.9元,折合每200g卖6.45元,连银鳕鱼的十分之一都不到。
十块钱一大袋的鱼肉是合理的吗?巴沙鱼这么廉价,到底能吃吗?
咱们今天就花几分钟的时间,火速了解一下吧!(太着急的朋友也可以直接滑到最后看总结)
巴沙鱼其实是鲶鱼的亲戚
这里先替巴沙鱼正名一下,人家不是人工假鱼,是正儿八经的鲇鱼,学名叫博氏巨鲇,和鲶鱼(鲇形目鲇科的土鲇)、江团(鲇形目鮠科的长吻鮠)、黄辣丁(鲇形目鮠科的黄颡鱼)都是一家亲戚。它们不仅长得像,口味也很像,腥味比较重,所以适合爆炒,做成涮菜、干锅、炝锅。
至于营养价值,巴沙鱼虽不是鱼中翘楚,却也是低热量、低脂肪、高蛋白的健康食品,绝不会害小孩长不高,或者让肠胃脆弱的猫猫狗狗们吃了拉肚子。来源:营养师顾中一
市面上的巴沙鱼口感不好,吃起来松软,没有肉纤维带来的咀嚼感,是因为添加了三聚磷酸钠和焦磷酸钠(这两样化学物质也是人们攻击巴沙鱼是“科技鱼”的主要原因)。来源:丁香生活研究所
但其实三聚磷酸钠和焦磷酸钠是一种在鱼糜、鱼排制品和其他冷冻水产品中应用非常广泛的磷酸盐保水剂,属于国家规定可以使用的几种食品添加剂之一。作用仅仅是调节酸碱度,增强蛋白质的保水性和弹性,减少水产品在解冻时出现的汁液流失现象。
如果实在担心,在烹饪巴沙鱼前用水冲洗,或换水浸泡去除保水剂就行了(其实真没什么必要)。
巴沙鱼便宜是因为养殖成本低
巴沙鱼是杂食性动物,适应性强,对饲料的要求不高,几乎什么都能吃,又能很好地适应低氧环境,特别适合大规模养殖。
而且,巴沙鱼长得很快,只需要短短几个月就能从鱼苗成长为可以出鱼塘的大鱼。在越南,巴沙鱼不仅养殖成本低,就连出塘次数都能做到一年两次,年产高达惊人的150万吨。
如此一来,巴沙鱼的出塘成本就可以被压到3~4元/500g,即使算上关税、商品包装等一系列的成本,依然能将商品价格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。
养殖成本低,产量又大,巴沙鱼便宜得很合理,大家可以放心。
吃冷冻鱼到底好不好?
事实上,鱼肉天然具有极易腐败的特点,凡是从遥远海域捕捞的鱼想进入内陆市场,都得冷冻保藏,这也就解释了市面上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冷冻鱼。
当鱼肉内部水分冻结成冰晶时,会从肌原纤维中夺走一些汁液,解冻时这些汁液无法与蛋白质分子再次聚合,只能带着小部分水溶性营养物质一起流失。但这种营养损耗很小,并不会影响鱼肉的核心营养价值。
同时,活鱼在暂养过程中也会受局部水环境变化造成一定营养损耗。
所以冷冻鱼和鲜鱼之间的营养区别得看品种讨论。如果只吃活的,反而跟一些营养价值很高的深海鱼无缘了。
最后的总结:
巴沙鱼是一种优质且高性价比的蛋白质来源。冷冻是远距离运输鱼类的必要手段,磷酸盐保水剂是安全合规的食品添加剂,它们对巴沙鱼的营养损耗不大。
但冷冻再解冻后的巴沙鱼会变得绵软,缺乏嚼劲,如果不喜欢这种口感,或者实在无法接受食品添加剂,可以买鲜活现杀的鱼肉食用。
来源:马上营养、科普中国、丁香生活研究所、营养师顾中一
编辑:杨婧轩
主编:杨公元
监审:宋锦峰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294298164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