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骨草花胶煲鸡汤的功效 鸡骨草花胶煲鸡汤的功效与禁忌
相关鸡骨草花胶煲鸡汤的功效的扩展: 鸡骨草有什么功效?
鸡骨草 (《岭南采药录》) 【异名】黄头草、黄仔蔃、大黄草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假牛甘子、红母鸡草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猪腰草(《广东中药》Ⅱ),黄食草、小叶龙鳞草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广东相思子的带根全草。 【植物形态】广东相思子木质藤本,长达1米,常披散地上或缠绕其他植物上。 主根粗壮,长达60厘米。 茎细,深红紫色,幼嫩部分密被黄褐色毛。 双数羽状复叶,小叶7~12对,倒卵状矩圆形或矩田形,长5~12毫米,宽3~5毫米,膜质,几无柄,先端截形而有小锐尖,基部浅心形,上面疏生祖毛,下面被紧贴的粗毛,叶脉向两面凸起;托叶成对着生,线状披针形;小托叶呈锥尖状。 总状花序腋生,花长约6毫米;萼钟状;花冠突出,淡紫红色;雄蕊9,合生成管状,与旗瓣贴连,上部分离;子房近于无柄,花柱短。 荚果矩圆形,扁平,疏生淡黄色毛,先端有尾状凸尖;种子4~5粒,矩圆形,扁平,光滑,成熟时黑褐色或淡黄色,有明显的种阜。 花朋春、夏。 生于山地或旷野灌木林边。 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 【采集】全年可采。 取全株,除去荚果(荚果有毒)及杂质,晒干。 【药材】干燥的带根全草,多缠扎成束。 根长短粗细不等,主根圆柱状或圆锥状,表面灰褐色,具纵横皱纹,侧根多与主根垂直横生;主根坚硬,不易折断。 茎藤状,粗1.5~2.5毫米,表面灰棕色,粗糙,小枝红棕色,较平滑;质坚,断面不平。 气微,味淡。 以干燥、洁净,根、茎、叶全者为佳。 产广东、广西。 【化学成分】全草含相思子碱胆碱、甾醇化合物、黄酮类、氨基酸、糖类。 【药理作用】相思子碱腹腔注射,能降低小鼠肩部由葡萄球菌毒索引起的炎症反应;对兔的实验性贫血无治疗效果,高浓度(1:500)可抑制羊血球的溶解。 【炮制】洗净,切片,晒干。 【性味】甘,凉。 ①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甘,平,无毒。 ②《岭南草药志》:味微甘,性凉。 【功用主治-鸡骨草的功效】清热解毒,舒肝散瘀。 治黄疸肝炎,胃痛,乳痈,瘰疬,跌打伤瘀血疼痛。 ①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消炎解毒。 治传染性肝炎,跌打驳骨。 叶:捣绒敷乳疮。 ②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治风湿骨痛,跌打瘀血内伤;并作清凉解热药。 ③《岭南草药志》:清郁热,舒肝,和脾,续折伤。 ④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清热利湿,舒肝止痛。 治急慢性肝炎,肝硬化腹水,胃痛,小便刺痛,蛇咬伤。 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,或入丸、散。 外用:捣敷。 【选方】①治黄疸:鸡骨草二两,红枣七、八枚。 煎服。 (《岭南草药志》) ②治瘰疬:鸡骨草六斤,稀莶草四斤。 研末,蜜为丸,每丸重一钱。 日服三次,每次二丸,连服二至四周。 (广西《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》) 【临床应用】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取干鸡骨草全草2~3两(儿童1~2两),瘦猪肉2两,加水1000毫升同煎。 沸后文火再煎至300毫升,每日3次分服,直至痊愈为止.治疗44例,治愈42例,治愈时间平均为21天。 黄疸消失平均为15天;肝功能恢复一般为18~21天;肝肿大随肝功能的恢复逐渐恢复正常。 治程中未见不良反应。 对慢性肝炎效果不佳。 曾报道1例重症肝炎(严重黄疸合并昏睡)患者,服鸡骨草煎剂每次60毫升,日服3次,4天后,神志开始清楚,小便增多,第5天自觉症状显著减轻,第14天自觉症状消失,黄疸不显,第19天一般情况恢复正常,停药观察,肝功能逐渐恢复。 住院共38天痊愈出院。
文/羊城晚报记者 余燕红
通讯员 梁译尹
小儿天性惧药怕苦,食疗由于色味俱佳,更容易为小儿接受,能在不知不觉中补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,还可以起到祛病强身的功效。
在饮食疗法中最常用的是汤方,汤方也是岭南地区食疗中用得最多的方法。
在诊病时,许多家长会询问“小儿能喝什么汤”?那么,与大人相比,小儿的汤方组成、煎煮有什么特点?如何才能做到小儿既喜欢喝又有营养,达到保健养生、防病治病的效果呢?为此,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名中医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徐雯教授。
图/视觉中国
煲小儿汤方要掌握技巧
徐雯称,小儿汤方的组成配方原则,应以辨证为基础,以“简便淡清”为原则。
一是要简单,汤料搭配不能太复杂,通常用三四味的食材或药材即可,如果放一大堆食物药材,可使味道混杂,不易为小儿接受,且选择入汤的药材尽量为味淡易入口之中药。此外,药材分量不宜过大,一般为治疗量的1⁄3即可,毕竟汤不是用来治病,而是用来保健养生或辅助治疗的。
二是要方便,食材易得,不应用稀有之品,以常用食材为主。
三是有效果,见效快。如风寒感冒初起,一碗姜汤即可缓解感冒症状。准确辨证非常重要,食物有热性、有凉性、有平性,要做到热证用凉汤,寒证用温汤,虚证用补汤,切勿操之过急,滥用寒凉或温补之品,忌犯“虚虚实实”之戒。
四是味甘淡,不宜太过浓郁,鸡禽类食材宜去皮防油腻,不宜用辛酸苦辣肥腻之品入汤,如姜、醋、辣椒、胡椒、羊肉等,既不利于小儿薄弱之肠胃,也不适合小儿的口味,无法发挥汤方的优势。
五是汤方宜清,不宜太过粘稠,食材质量应选精良的,遵从“少而精”的配料原则。尽量不用调味品,如鸡精、味精、酱油、蚝油等,有肉的汤方可不另加花生油。
图/视觉中国
孩子适合用这些中药材煲汤
常用于小儿汤方的中药包括:沙参、西洋参、玉竹、麦冬、枸杞、灵芝、粉葛、淮山、莲子、百合、大枣、薏苡仁、土茯苓、五指毛桃、铁皮石斛、龙眼肉、陈皮、浮小麦、谷麦芽、鸡骨草、夏枯草、菊花、木棉花、鸡旦花、茵陈、茅根等。
早在《黄帝内经》就有 “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饮食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劳作,故能形与神俱,而尽其天年”的养生理论,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和特点来调养身心是养生的首要方法。
因此,根据气候特点进行小儿的养生调护和食疗显得甚为重要。例如春天湿气重,可煲莲子扁豆猪腱汤、五指毛桃薏米煲瘦肉;夏天天气炎热,暑多挟湿,湿热为主,适宜煲黄瓜花豆脊骨汤、节瓜淡菜汤、莲蓬荷叶瘦肉汤;秋天天气干燥,可煲南北杏菜干猪肺汤、椰子煲鸡汤、莲藕绿豆脊骨汤等以润肺润燥;寒冬时节,气候寒冷,风大干燥,则可煲淮山杞子瘦肉汤、蕃茄薯仔牛尾汤、花胶鸡脚汤等。
如此依气候和环境变化对人体进行调理,以求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294298164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