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膜薄吃鱼胶三个月没有改善 内膜薄吃鱼胶三个月没有改善正常吗
相关内膜薄吃鱼胶三个月没有改善的扩展:
作为刚入门鱼胶的新手小白,你是否也曾对鱼胶业内名词感到一头雾水,想要深入了解却又无从下手?
今天,我们来为大家科普一些必备的鱼胶专业名词,从行话开始入门,快来get这些必备知识,看完秒变行家!
01 头数
头数,即1斤(500克)有多少只鱼胶。头数少意味着鱼胶越大。同一品种头数越少,价格越高。常见鱼胶如黄花胶、蝴蝶胶、鳕鱼胶、北海胶等都是按此计算价格。少数名贵鱼胶则另以两底(50克),钱底(5克)计算价格,如蜘蛛胶、赤嘴胶、白花胶等。
举例:5头=1斤5只鱼胶,100头=1斤100只鱼胶。数字越小,个头越大(更重),数字越大,个头越小。
02 新胶和老胶
鱼胶和陈皮一样,也会随着时间不断陈化。
新胶腥味偏重、颜色淡。老胶随着时间的陈化,腥味会不断消散、颜色由淡转蜡黄。
老胶之所以好,其实不是因为营养变得更好,而是在陈化的过程中,蛋白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,鱼腥味不断消散减少,肉质变得更紧实好吃,人体吸收效果也因此变得更好。
但市场上,也会有不少不良商家做旧“老胶”,需要谨慎辨别。
03 公胶和母胶
鱼胶也分公母,一般而言,同等头数的公鱼胶生长周期更长,价格也更贵,两者的价格差在50%左右。
从形体上看,公胶比母胶薄,肉质细腻,爽口弹牙,更耐炖,而母胶肉质比公胶厚、肉质粗糙,吃起来比较软烂,炖煮时间长,胶质会融在汤中。同个品种的公胶和母胶营养差异不大,看个人喜欢而选择就行。
04 法令纹、出水孔
法令纹,多指赤嘴和白花等品种,其胶体中间两条颜色和纹路明显区别的鱼胶结构。用于鱼胶的辨别挑选。
出水孔,多指赤嘴和白花等品种,其法令纹附近的两条带刺花的胶体结构。用于鱼胶的辨别挑选。
05 本白、印白、缅白
本白,即本港白花,指的是国内养殖的白花胶。
本港白花
印白和缅白,指的是印尼和缅甸产的白花胶。
印白和缅白
06 “XX货”
船货,指远洋渔船在出海捕捞时直接杀鱼取胶、在船上晾晒制成的货。因为船上淡水有限,所以基本都是用海水清洗,鱼胶含血含盐量也高。因为直接暴晒,鱼胶的裂纹也比较多。
公司货,指一群有规模的人在产地大批量收货,有流程、有技术地加工鱼胶,能更好地在源头控制鱼胶品质。公司货一般代表着更好的品质和更高的价格。缺点是损耗大、价格更贵。
产地货,在产地宰鱼取鱼鳔(胶)并晾晒,然后带回国销售,因为技术有限,产地货一般血迹比较多,且造型丑。但干度都会比较好。
清水货,指的是将船货用清水洗、去盐之后的货,现在也多指血迹和油脂少的货。
冰鲜货,一般指整条鱼,或者冷冻运输回国内加工晾晒的新鲜鱼胶。因为国内技术较好,所以优点在于血迹少、造型漂亮,并且肉质通透,但缺点是相对干度会差一些,运输保存不当容易冻伤。
精选货,指经过人工精挑细选后,品相和肉质都比较好的,血丝少、油脂也少的品质货。
统货,指未经挑选的、品质参差不齐的货,有些肉质不太好、血丝较多,或者有杂胶混入其中。
07 开片胶、筒状胶
指鱼胶的造型。开片胶是形状扁圆、比较厚的鱼鳔会经过开片处理,做成开片的外形。
而偏长的鱼鳔会保留原样,做成筒状。一般筒状胶的工艺更复杂,需要小心处理鱼胶里的内膜和血丝,价格也会比开片的高。
开片胶和筒状胶
后语
好了,看完后你对鱼胶知识get多少了呢?当然,要想真正了解鱼胶,还需要不断通过亲自辨认鉴别、和行内人交流心得,提升实践的认知经验。
让我们一起走进鱼胶的世界,揭开神秘面纱,感受它的营养价值与独特魅力吧!
今天内膜薄吃鱼胶三个月没有改善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,读完本文后,是否找到相关内膜薄吃鱼胶三个月没有改善正常吗的答案,想了解更多,请关注www.yujiaowang.com鱼胶网。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294298164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